投稿

40

地火明夷 【原文】明夷①:利艰贞。 【译文】明夷卦:卜问艰难之事则利。 【注释】①明夷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离下坤上)。上卦为坤,坤为地;下卦为离,离为日。上坤下离,是日没入地中之象。太阳既没,天地黑暗,前途莫测,喻君子处艰难之中,既要守正不阿,又要遵时养晦,所以卦名曰明夷。夷,《广雅.释诂》:“夷,灭也。”明夷,意即阳光隐退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内文明而柔顺①,以蒙大难,文王以之。“利艰贞”②,晦其明也。内难而能正其志③,箕子以之④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明夷的内卦为离,离为日;外卦为坤,坤为地,太阳隐没于地中,是明夷的卦象。离为文明,坤为柔顺,然则明夷的品格是内文明而外柔顺。周文王内秉光明之德,外行柔顺之道,三分天下而有其二,犹服事于殷,蒙受羑里之辱,正与明夷卦象相似。“在艰难之中,坚贞守正,终能有利”,正如太阳隐没地中,晦其光明,但终有灿然脱出之时。箕子内秉光明之德,外处艰难之境,仍能坚持正道,至死不渝,正与明夷的卦象相似。 【注释】①“内文明”句,本卦内卦为离,离义为文明;外卦为坤,坤性柔顺。这既是明夷之卦的义蕴,同时又是喻周文王的品德。 ②《彖辞》释“利”为吉利,释“艰”为艰难,释“贞”为坚贞。 ③内难,内,指本质,内在美德。难,指艰难,外部环境。 ④两“以之”,《释文》:“以之,郑、苟、向均作似之。”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明入地中①,明夷。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内卦为离,离为日,外卦为坤,坤为地。太阳没入地中,是明夷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治民理政,不以苛察为明,而是外愚内慧,容物亲众。 【注释】①明入地中,太阳西沉,古人认为是隐入大地之中,其光明不显于外而存于地中,取这外晦内明之象,故有“莅众用晦而明”之说。 【原文】初九:“明夷于飞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①。”有攸往,主人有言②。 《象》曰:君子于行,义不食也。 【译文】初九:“鹈鹕在飞翔,停栖在沼畔。君子离家走,三日无食粮。”筮遇此爻,有所往,则必遭主人谴责。 《象辞》说:君子在旅途中,依礼义不能蒙羞受食。 【注释】①“明夷于飞”四句,是引诗作占。其中三句是四言,“垂其翼”不应独少一字。汉帛书《周易》翼字上有“左”字,当从之。明,借为鸣。夷,借为鴺,即鸣鴺。鴺声假为鹈,鸣鹈,即叫着的鹈鹕。鹈鹕,一种水鸟,俗名淘河。(采沙少海先生说) ②言,谴责,刁难...

39

天雷无妄 【原文】无妄①:元亨,利贞。其匪正,有眚,不利有攸往。 【译文】无妄卦:嘉美通泰,卜问得吉兆。行为不正当,则有灾殃,有所往则不利。 【汪释】①无妄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震下乾上)。上卦为丕丕乾,乾为天为刚为健,下卦为震,震为雷为刚为动。动健相辅,阳刚充沛,天空鸣雷,震动万物,人心振奋,大有作为。但须遵循正道,不可妄行。所以卦名曰无妄。无妄,《说文》:“妄,乱也。”无妄,不可妄行非正之意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无妄。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①。动而健,刚中而应。大,亨以正,天之命也。“其匪正,有眚,不利有攸往。”无妄之往何之矣?天命不祐,行矣哉?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无妄,外卦为乾为阳,阳刚之象自外而来,渐侵入内;内卦为震,初爻为阳,以初爻为主而定震卦的性质。下卦为震,义为动,上卦为乾,义为健,所以说无妄之卦具有“动而健”的品德。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有刚中之象,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,处和应之地。元大、亨通、贞正,正是天命所在。“行为不正当,则有灾殃,有所往则不利”,就是说妄行非正无路可通。上天不加保祐,还能行得通吗? 【注释】①“刚自外来”句,无妄之卦,外卦为乾,乾为纯阳纯刚;内卦为震,初爻为阳为刚,内卦之刚来自外卦,所以说“刚自外来。”又,易卦通例阳卦(震、坎、艮)为一阳爻而二阴爻,阴卦(巽、离、兑)为一阴爻二阳爻,阴阳之分以一爻为定。震之为阳,以初九阳爻为定。此为主爻,所以说为“主子内”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天下雷行,物与①,无妄。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②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乾为天,下卦为震为雷,天宇之下,春雷滚动,万物萌发,孳生繁衍,这是无妄的卦象。先王观此卦象,从而奋勉努力,顺应时令,保育万物。 【注释】①与,高亨认为:“读为舒,伸展也。” ②茂,高亨说:“读为懋,勉也,努力也。”对,焦循说:“对,犹应也。”对时,犹言顺应时令。 【原文】初九:无妄往,吉。 《象》曰:无妄之往,得志也。 【译文】初九:不要妄行非正,吉利。 《象辞》说:没有悖妄的行为,因为所有行动受到意志的控制。 【原文】六二:不耕,获;不菑,畲①。则利有攸往? 《象》曰:不耕,获,未富也。 【译文】六二:不耕种就想收获,不开荒地就想种熟地。这些妄谬的行径怎能有利? 《象辞》说:不耕种而想收获,这种空妄的念头不能带来财富。 【注释】①菑、畲,《尔雅?释诂》:“田,一岁曰菑,二岁...

38

泽雷随 【原文】随①:元亨,利贞,无咎。 【译文】随卦:大吉大利,卜得吉兆,没有灾害。 【注释】①随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震下兑上)。本卦上卦为兑,兑义为悦;下卦为震,震为动。君王有所举动,而能取悦众心。说明臣民拥裁君王。服从君王意旨,如影之随形,如响之应声,所以卦名曰随。随,《说文》:“从也。”《广雅?释诂》:“随,顺也。”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随,刚来而下柔①,动而说,随。大、亨、贞,无咎。而天下随时,随时之义大矣哉!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随卦:下卦为震,震为刚,上卦为兑,兑为柔,这是阳刚居于阴柔之下,君王下礼臣民,臣民拥戴君上,君王有所举动,臣民乐于听从,因而卦名为随。随卦具有盛大、亨美、利物、贞正的品德,因而无过失。天下万事在于随时而行,“随时”的意义是伟大的。 【注释】①“刚来”句,本卦下卦为震,为阳,为刚;上卦为兑,为阴,为柔。震下兑上,是刚居柔下,以喻尊贵君子降位屈尊,下礼臣民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泽中有雷,随。君子以向晦入宴息①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震,震为雷,上卦为兑,兑为泽;雷入泽中,大地寒凝,万物蛰伏,是随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随天时而沉寂的雷声,随时作息,向晚则入室休息。 【注释】①晦,《集解》引翟元曰:“晦者,冥也。”即暮夜。向晦,犹言向晚。宴,《说文》:“宴,安也。”宴息,犹言安息,休息。 【原文】初九:官有渝①,贞吉。出门交有功。 《象》曰:官有渝,从正吉也。出门交有功,不失也。 【译文】初九:馆舍时里发生事故,筮遇此爻则吉,出门同行都得好处。 《象辞》说:官吏把事情办坏了,归从正道则吉利。出门同行都得好处,这是不失正道的缘故。 【注释】①官,古馆字.馆舍。《象辞》解释官如官吏。渝,变,变故。《象辞》释“渝”为失败,与经意有异。 【原文】六二:系小子,失丈夫①。 《象》曰:系小子,弗兼与也。 【译文】六二:抓住了未成年的奴隶,跑了成年的奴隶。 《象辞》说:抓住了小的,跑了大的,意思是两者不能兼得。 【注释】①本卦内容比较专一,多记录商旅之事,主要是奴隶的贩买情况。此爻为追捕奴隶的记录。以下各爻则记录了押送俘虏,将俘虏用作人牲的社会惨象。《象辞》作者不了解这一社会实际,用儒家理论,将各爻解释成一般性生活道理的反映。 【原文】六三:系丈夫,答小子。随有求得①。利居贞。 《象》曰:系丈夫,志舍下也②。 【译文】六三:...

37

火雷噬嗑 【原文】噬嗑①;亨。利用狱。 【译文】噬瞌卦:通泰。利于讼狱。 【注释】①噬嗑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震下离上)。上卦为离,离为阴卦;下卦为震,震为阳卦。阴阳相济,刚柔相交。像刚齿破物,柔舌试味,齿舌配合,去粗取精,比喻人恩威并用,严明结合。所以卦名曰噬嗑,即咀嚼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颐中有物曰噬嗑①。噬嗑而亨。刚柔分,动而明,雷电合而章②。柔得中而上行③,虽不当位,“利用狱”也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口中含物而咀嚼之,所以卦名为噬瞌。其卦辞说:“通泰”。本卦下卦为震为雷为阳,上卦为离为电为阴,所以说刚柔相济,雷电交合,光彩炳然。喻人敢于行动,而明察机宜。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六五居上卦中位,阴柔居处恰当而渐次上升,虽六三、六五阴爻处于阳位,但无大碍,所以说:“讼狱仍能取胜”。 【注释】①颐,腮。颐中有物,犹言口中含物而咀嚼之。 ②“雷电合”句,本卦下卦为震,震为雷,上卦为离,离为电。下震上离是为“雷电合”。章,显明,此处指雷电闪熠。喻人行动明察。 ③“柔得中”句,本卦六二、六五阴爻为柔,分居上下卦的中位,是为柔得位。六二、六三、六五皆为阴爻,由六二而渐次上升至第五位是为柔上行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电雷①,噬嗑。先王以明罚勑法②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震为雷,上卦为离为电,雷电交合是噬嗑的卦象。先王观此卦象,取法于威风凛凛的雷、照彻幽隐的电,思以严明治政,从而明察其刑罚,修正其法律。 【注释】①电雷,原作雷电。据项安世引汉石经移正。本卦上卦为离为电,下卦为震为雷,先电后雷,词序当如此。 ②勑,《释文》:“勑,《字林》作敕。郑云:‘勑犹理也。’一云‘整也’。”修正,整理。 【原文】初九:屦校灭趾①,无咎。 《象》曰:屦校灭趾,不行也。 【译文】初九:拖着刑具,磨破了脚趾,但没有大的灾难。 ..《象辞》说:拖着刑具,磨破了脚趾,小惩则可大戒,使之不重犯过错。 【注释】①屦,汉帛书《周易》作“句’,屦、句古通用,均当作娄,曳、拖之意。校,术制囚人的刑具,加于颈者谓之枷,加于手者谓之梏,加于足者渭之桎,通谓之校。这里的校,指桎。灭,伤破、磨破。 【原文】六二:噬肤灭鼻①,无咎。 《象》曰:噬肤灭鼻,乘刚也②。 【译文】六二:大吃鲜鱼嫩肉,遭受割鼻之刑,但没有大难。 《象辞》说:大吃鲜鱼嫩肉,遭受割鼻之刑,因为六二之爻居于阳爻之上,像人享受非分之福。 ...

36

震为雷 【原文】震①:亨,震来虩虩,笑言哑哑②。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③。 【译文】震卦:临祭之时,雷声传来,有的人吓得浑身发抖,片刻之后,才能谈笑如常。巨雷猝响,震惊百里,有的人却神态自若,手里拿着酒勺子,连一滴酒都没有洒出来。 【注释】震,卦名。本卦为同卦相叠(震下震上)。震卦为雷,两震相叠,有巨雷连击,震惊百里之象,所以卦名曰震。用以喻天威莫测,灾祸难料,警戒人们敬天修德,省身远恶。 ②高亨说:“‘震来虩虩,笑言哑哑’两句,与初九爻辞重复,此当是衍文”。虩虩(xìxì),通愬愬,声通。恐惧的样子。亨,这里作享,祭祀。 ③匕,勺子。鬯(chàng)用黑黍与香草酿成的洒曰鬯,盛鬯酒的器皿也叫鬯。此用前义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震,“亨”。“震来虩虩”,恐致福也。“笑言哑哑”,后有则也①。“震惊百里”,惊远而惧迩也。“不丧匕鬯”,出可以守宗庙社禝,以为祭主也。 【注释】①高亨说:“‘震来虩虩,恐致福也。笑言哑哑,后有则也’四句,与初九《象》传重复,此处当是衍文。”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震卦说,临祭之时,“雷声传来吓得浑身发抖”,是因为相信:敬畏重大的天象可以免罪而得福。“后来听到雷声仍能谈笑如常”,是说后来对这类事情有了些经验。“巨雷猝响,震惊百里”,表明百里之内,远近皆惧。“猝闻惊雷,态度镇静,不丧匕鬯”,其人则可以出任艰巨,保宗庙,守社稷,作为祭祀的主人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洊雷,震①。君子以恐惧修省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下卦都为震,震为雷。可见巨雷连击,是震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戒惧恐惧,修省其身。 【注释】①洊(jiàn),孔颖达说:“洊者,重也。” 【原文】初九:震来虩虩,后笑言哑哑,吉。 《象》曰:震来虩虩,恐致福也。后笑哑哑,后有则也。 【译文】初九:雷声传来,吓得浑身发抖,后来听到雷声,仍谈笑如常,吉利。 《象辞》说:雷声传来,吓得浑身发抖,是因为相信敬畏重大的天象可以免罪得福。后来听到雷声仍能谈笑如常,是说后来对这类事情有了些经验。 【原文】六二:震来厉,亿丧贝,跻于九陵①。“勿逐,七日得。” 《象》曰:震来厉,乘刚也②。 【译文】六二:雷电交加,十分危险,惊慌之中丢失了钱币,翻山越蛉,走了很远的路程去寻找也没有找到。筮者告诉他:“不必追寻了,七八日内,这损失可得补偿。” 《象辞》说:雷电交加之时,翻越九重山,爻象显示其人触犯雷电,处...

35

风雷益 【原文】益①:利有攸往。利涉大川。 【译文】益卦:筮遇此爻,利于有所往,利于涉水渡河。 【注释】①益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震下巽上)。上卦为巽,巽为风;下卦为震,震为雷。风雷激荡,其势愈增。所以卦名曰益。与损卦之义,互相对立,构成一个统一的组卦。参见前注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益,损上益下①,民说无疆②,自上下下③,其道大光④。“利有攸往”,中正有庆⑤。“利涉大川”,木道乃行。益动而巽⑥,日进无疆。天施地生,其益无方⑦。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益,就是指减轻赋役,苏解民困,这样老百姓就会欢喜无边。君上谦卑,深入民间,体察民意,那么他的道义广庇四方。益卦辞说“利于有所往”,因为九五、六二分别居于上卦下卦中位,像君臣百姓,各守其道,所以吉庆安宁。卦辞又说“利于涉水渡河”,因为益的上卦为巽,巽为木,下封为震,震义为动,这一卦象表示刳木为舟,浮水而行,平安顺利。巽义为谦逊,敢于作为而心怀谦逊,其事业必定与日俱进,不可限量。上天泽润万物,大地生育万物,天地对于万物一视同仁,泽惠无边。天地对于万物,君上对于百姓,施恩布惠的主要原则是:贵在及时,要在应急。 【注释】①损上益下,正与损卦《彖辞》“损下益上”对待而亩,参见前注。 ②说,借为悦。无疆,犹言无边。 ③下下,前一“下”为动词,犹言深入;后一“下”用如名词,即下层,犹言民间。 ④光,借为广。 ⑤中正有庆,此以六二、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二阴爻居阴位(第二位为阴位),处下卦中位。九五阳爻居阳位(第五爻为阳位),处上卦中位,是正得其位。《彖辞》又以六二喻臣民,九五喻君王,像君臣百姓各安其位。 ⑥益动而巽,益指益卦。上卦为震为动,下卦为巽为谦。敢为而谦逊,是益卦的义蕴。 ⑦方,《广雅?释诂》:“方,类也。”无方,犹言不分种类,不分地域,一视同仁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风雷,益。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巽,巽为风;下卦为震,震为雷,风雷激荡,是益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惊恐于风雷的威力,从而见善则从之,有过则改之。 【原文】初九:利用为大作①,元吉,无咎②。 《象》曰:元吉,无咎,下不厚事也③。 【译文】初九:筮遇此爻,利于大兴土木,大吉大利,并无灾祸。 《象辞》说:大吉大利,并无灾祸,因为百姓努力工作,加快了工程进度。 【注释】①用,这里用法同于。大作,犹言大兴土木。...

34

水雷屯 【原文】屯①:元亨,利贞。勿用有攸往。利建侯。 【译文】屯卦。大吉大利,吉利的占卜。不利于出门。有利于建国封侯。 【注释】①屯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震下坎上)。震,表示雷。坎,表示雨。雷雨并作,环境险恶,故卦名为屯。屯,《说文》:“屯,难也。”“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屯:刚柔始交而难生①。动乎险中②。大亨贞。雷雨之动满盈,天造草昧③。宜建侯而不宁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屯的意思是,阴阳之气始相交接,从而险象就产生了。一切生机产生子艰难之中。它具有广大、通泰、贞坚的品德。屯的下卦为震,震为雷;上卦为坎,坎为雨,雷雨交加,充满宇宙,于是生成草木。这种卦象表明,宜于建国封侯,但是危险而不安宁。 【注释】①刚柔句。此释卦名。古人认为刚柔相交,阴阳激荡则产生雷雨,雷雨并作,险象环生,即为屯卦之象。 ②屯之内卦为震,震为动;外卦为坎,坎为险。所以屯卦之象,又是“动乎险中”。 ③草昧,章炳麟说:“草昧,借为草木。”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云雷,屯。君子以经纶①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屯的上卦为坎,坎为云,下卦为震,震为雷。云行于上,雷动于下,是屯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云雷,用云的恩泽,雷的威严来治理国事。 【注释】①经纶,《礼?中庸》朱熹注:“经者,理其绪而分之;纶者,比其类而合之也。《象辞》以治丝之事,比喻规画大事。 【原文】初九:磐桓①。利居贞。利建侯。 《象》曰:虽磐桓,志行正也。以贵下贱,大得民也。 【译文】初九:徘徊难进。这是有利于居住的卜问。巫遇此爻,有利于建国封侯。 《象辞》说:虽然徘徊难进,但志行贞正。初九居六二阴爻之下,象征以尊贵而俯顺于低贱,因而大得民心。 【注释】①磐,陆德明说:“磐,本亦作盘,又作槃。马云:‘槃桓,旋也。’”犹徘徊。 【原文】六二:屯如邅如①,乘马班如 ②,匪寇,婚媾。女子贞不字③十年乃字。 《象》曰:六二之难,乘刚也④。十年乃字,反常也。 【译文】六二:逡巡不前。行路踌躇,驾着马车原地回旋,不是前来抢劫,而是迎娶新娘。占得这个女子不能孕育,十年才能怀孕。 《象辞》说:六二之爻预示艰难,因为处在初九阳爻之上。十年才能怀孕,这是反常现象。 【注释】①屯(zhūn谆)如邅(zhān沾)如,《文选?班固?通幽赋》:“纷屯邅与蹇连兮,何艰多而智寡。”屯邅与蹇连都是表示艰难的连绵词。如,形容词词尾。 ②班,借为般,回旋。如,形容词词...

33

山雷颐 【原文】颐①:贞吉。观颐,自求口实②。 【译文】颐卦:占卜得吉兆。研究颐养之道,在于自食其力。 【注释】①颐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震下艮上)。上卦为艮,艮为山,下卦为震,震为雷,雷出山中,正是春暖之际,天地养育万物之时。在《易卦》看来正喻圣人依时养贤育民,贤人修德养身。所以卦名曰颐。颐,《尔雅?释诂》:“颐,养也。” ②口实,口粮,自求口实,犹言自谋口粮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颐,“贞吉”,养正则吉也。“观颐”,观其所养也。“自求口实”,观其自养也。天地养万物。圣人养贤以及万民。颐之时大矣哉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颐卦卦辞讲,“贞正吉利”,意思是依循正道颐养人我则吉利。“观审颐养”,就是观察所颐养的对象。“自食其力”,就是观察他怎样养活自己。天地养育万物,圣人颐养贤人,养育万民。颐养物我不失其时,这是多么伟大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山下有雷①,颐。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艮为山,下卦为震为雷,雷出山中,万物萌发,这是颐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思生养之不易,从而谨慎言语,避免灾祸。节制饮食,修身养性。 【注释】①山下有雷,古人认为天暖之时,雷生于地,震动万物,萌发生长。 【原文】初九:舍尔灵龟,观我朵颐①,凶。 《象》曰:观我朵颐,亦不足贵也。 【译文】初九:自己储藏着大量的财宝,还要羡嫉人家的财物,必遭凶险之事。 《象辞》说:羡嫉人家的财物,这不是高尚的行为。 【注释】①舍,放置。灵龟,李镜池说:“代指财宝,财富。这原是占卜用的,十分贵重。”朵颐,李镜池说:“颐颔丰满,圆鼓鼓的,像花朵一样。这是丰衣足食的象征。” 【原文】六二:颠颐,拂经于丘①。颐征②,凶。 《象》曰:六二征凶,行失类也。 【译文】六二:为了餬口,就得在山坡上开荒种地。为了生计而去抢劫别人,这是凶险之事。 《象辞》说:六二爻辞说抢劫则凶,因为这种行径违反道义。 【注释】①颠,高亨说:“借为填,塞也。填颐,纳食物子腮中。”拂,李镜池说:“借为刜,声通。刜,击也(《说文》),斫也(《广雅?释言》)。”经,《广雅?释言》:“径也”,指阡陌。拂经,这里指垦荒开田。 ②颐,颐养。征,征伐,攻击。颐征,犹言为了生计而去抢劫别人。 【原文】六三:拂颐①,贞凶。十年勿用,。无攸往。 《象》曰:十年勿用,道大悖也。 【译文】六三:违背养生正道,靠歪门邪道过活,占问得凶兆。十年...

32

地雷复 【原文】复①:亨。出入无疾。朋来无咎②。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。利有攸往。 【译文】复卦:通泰。出门、居处均无疾病。有钱可赚而可以无灾祸。往返途中,七日可归。有所往则有所利。 【注释】①复,卦名:本卦为异卦相叠(震下坤上)。本卦外卦为坤,坤为阴为顺,内卦为震,震为阳为动。内阳外阴,循序运动,往返无穷,所以卦名曰复。复,《说文》:“往来也。” ②朋,朋贝,即钱币。朋来,有钱可赚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复,亨,刚反①。动而以顺行,是以“出入无疾,朋来无咎”②。“反复其道,七日来复”,天行也③。“利有攸往”,刚长也④。复,其见天地之心乎!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复,通泰。因为内卦为震为阳,外卦为坤为阴,阳刚返复于内,所以卦名曰复。一切举动符合正道,无往而不顺利,所以“出门、居处均无疾病,又有友人相助,可以无灾祸”。“反复循环,至七则为一周期”,这是天的原则。“有所往则有所利”,因为初爻为阳爻,表明阳刚已渐生长。复卦的卦象,体现了天地运行的实质性规律。 【注释】①反,同返,犹言阳刚于内。 ②朋,《彖辞》释朋为朋友之朋,与经意有别。 ③七日来复,《易》经、传作者都认为“七”是天地循环的周期。阴阳之气,至七个月则互相换位,易爻至第七爻则复原等,这是天的运行原则。 ④刚长,此以初九爻象为据,本卦上五爻为阴爻,唯初爻为阳爻,《彖辞》认为这是阳刚萌生发展之状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雷在地中①,复。先王以至日闭关②, 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③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内卦为震为雷,外卦为坤为地,天寒地冻,雷返归地中,往而有复,依时回归,这是复卦的卦象。先王观此卦象,取法于雷,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,不接纳商旅,君王也不巡视邦国。 【注释】①雷在地中,古人认为天寒之时,雷返归地中,沉寂无声,万物蛰伏。 ②至日,冬至之日。关,城关。闭关,关闭城门。 ③后,君王。省,巡视。方,邦国。 【原文】初九:不远复,无祇悔①,元吉。 《象》曰:不远之复,以脩身也②。 【译文】初九:出外不远就返回,没有大的过失,大吉大利。 《象辞》说:出外不远就返回,比喻能时时反省,严于修身。 【注释】①不远复,犹言没走多远就回归。祗,大。本卦多卜旅行之事,事极简单,语极朴素。《象辞》以“修身”、“下仁”、“从道”等儒家的伦理观念进行解释.显系牵强。读者细读文义,不难辨析。 ②脩,借为修。《集解》本作修。修,治理。 【原...

31

天风姤 【原文】姤:女壮,勿用取女①。 【译文】姤卦:梦见女子受伤。筮遇此卦,不利于娶女。 【注释】①垢(gòu)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乾上)。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巽,巽为风。天下有风,吹拂万物;阴阳交遇,万物盛壮。在《彖》、《象》看来,用喻君王在上,颁教命于下,风行天下,洽合人意,治道大行,所以卦名曰姤。姤,当读为遘,《说文》:遘,遇也。”即交合之意。姤卦与夬卦卦象相对,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组卦。壮,借为戕,伤。取,借为娶。女壮,当为梦占辞,即求筮的人以梦中之事求占吉凶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姤,遇也,柔遇刚也①,“勿用取女,”不与长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②。刚遇中正③,天下大行也。姤之时,义大矣哉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姤,就是相遇的意思,即指初六阴爻与其余五阳爻相遇。卦辞所讲的“不利于娶女”,因姤卦的卦象是一阴爻与五阳爻相遇,像一女遇五男,他们之间是不能长久相处的。卦象又显示:天地相构,阴阳交流,万种物类成长壮大。九二阳爻、九五阳爻分别居于下卦、上卦之中位,像君臣分居其位,秉行中正之道,因而正道大行于天下。天地相构,阴阳交流,合乎时宜,循乎时序,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。 【注释】①柔遇刚,本卦的基本结构是,初六阴爻居于下,其余五阳爻居于上。意为阴爻初生,即所遇者皆为阳爻,故曰“柔遇刚”。 ②品,种类。品物,犹言物类,万物。咸,皆。章,犹言茂盛。 ③刚遇中正,本卦九二阳爻,为刚,居下卦中位,九五阳爻,为刚,居上卦中位,均得其位。像君子得位,行贞正之道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天下有风,姤。后以施命诰四方①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巽,巽为风,可见天下有风,是姤卦的卦象,君王观此卦象,从而效法于风之吹拂万物,施教化于天下,昭告四方。 【注释】①后,君。诰,告。 【原文】初六:系于金柅①。贞吉。有攸往,见凶。赢豕孚蹢躅②。 《象》曰:系于金柅,柔道牵也。 【译文】初六:细柔之线牵附于黄铜柅子之上。这是吉利的贞兆。若占问有所往,则必逢凶险,就象瘦弱的猪被不情愿地拖回来。 《象辞》说:细柔之线牵附于黄铜柅子上,是说柔物被牵制于刚物,以像柔弱者依附于刚强者,则获吉利。 【注释】①金,这里指黄铜。柅(nǐ尼),高亨说:“织布帛的一种工具,缠线于其上,线之一端系于机,此物东北人呼为‘闹子’,闹即柅之转音。”系于金柅,是梦中之象,求筮者以此求占吉凶...

30

泽风大过 【原文】大过①:栋桡②。利有攸往,亨③。 【译文】大过卦:屋粱压得弯曲了。有所往则有利,通泰。 【注释】①大过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兑上)。上卦为兑,兑为泽;下卦为巽,巽为风为木。上兑下巽,有泽水淹没木舟之象。兑、巽相迭,中间四爻为阳爻,初、上为阴爻,阳盛而阴柔,中壮而端弱,也兆示着折毁之象。喻人君人臣,行事大错,则将有栋折粱摧之险。所以卦名曰大过。过,过失。 ②栋,屋正中最高的横梁。桡,沙少海先生说:“原本作挠。《校勘记》曰:‘挠,各本作桡。’”今从之。桡,弯曲。 ③“利有攸往,亨。”此属另外一次贞卜的记录,文义上不过可强为贯通。《易卦》作者将这凶吉绝然相反的占卜之辞同系于一卦,意在反映大过的卦、爻之象预示着多种意义。《彖辞》正缘此意进行解释。洋《彖辞》译文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大过,大者过也。“栋桡”,本末弱也。刚过而中①,巽而说②行,“利有攸往”,乃“亨”。大过之时大矣哉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大过,意思是大而过当。“栋梁弯曲”,就是因为横梁中部太粗,两头太细,不堪负荷。本卦阳爻多,阴爻少,阳刚过盛;但是九二、九五之爻分居下卦、上卦之中位,像人得贞正之道,有谦逊而和悦的品德。秉此行事,“有所往则必有利”,所以又说“通泰”。大过之卦,并容凶吉之象,因此其意义是重大的。 【注释】①刚过而中。本卦二、三、四、五,四爻为阳,初、九为阴,所谓阳刚过盛。“中”,以九二,九五之爻位为据。 ②巽而说,本卦上卦为兑,兑义为悦,下卦为巽,巽义为谦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泽灭木,大过。君子以独立不惧,遁世无闷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兑为泽,下卦为巽为木,上兑下巽,泽水淹没木舟,这是大过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舟重则覆为戒,领悟到遭逢祸变,应守节不屈,稳居不仕,清静淡泊。 【原文】初六:藉用白茅,无咎①。 《象》曰:藉用白茅,柔在下也。 【译文】初六:恭敬地用白茅垫着祭品,可以无灾祸。 《象辞》说:“恭敬地用白茅垫着祭品”,柔软之物铺垫在下面,正像初六阴爻居一卦之下位。 【注释】①藉,铺垫。白茅,草名,柔软洁白。 【原文】九二:枯杨生稊①,老夫得其女妻,无不利。 《象》曰:老夫少妻,过以相与也②。 【译文】九二:枯杨发芽,老头子娶少女为妻,并无不吉利。 《象辞》说:夫老妻少,年龄不当,这是错误的婚配。 【注释】①稊,借为荑,草木新生,发芽。 ②过,错误。...

29

火风鼎 【原文】鼎①:元吉,亨。 【译文】鼎卦:大吉大利,亨通。 【注释】①鼎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离上)。上卦为离,离为火;下卦为巽,巽为木。木材燃烧,火焰腾腾,是炊煮之象。炊煮用鼎,鼎为古人极为重视的器皿,用于庄重的场合,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性意义。鼎煮食物,有养贤之意。化生为熟,有变革的意思。鼎为三足,又有稳重之象。观《篆》、《象》的解说,《易卦》作者正是在这些意义上以之为卦名的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鼎,象也①。以木巽火,亨饪也②。圣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养圣贤。巽而耳目聪明,柔进而上行,得中而应乎刚③,是以“元亨”④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鼎,是法象之器。鼎的内卦为巽,巽为木;外卦为离,离为火。木被火笼罩燃烧,这是烹饪食物的基本条件。圣人烹饪食物来祭祀上帝,君王烹饪大量的食物来供养圣贤。臣下则态度谦逊,以其聪明才智服务于君王,因而他的志愿能逐步地舒发,地位不断地升进。臣下秉守贞正之道,和应于君王,其前途必然无限,大吉大利,通泰平安。 【注释】①鼎,象也,程颐说:“鼎,大器也,重宝也。……以形言,则耳对植于上,足分峙于下,周圆内外,高卑厚薄,莫不有法而至正,至正然后成安重之象,故鼎者法象之器,卦之为鼎,以其象也。”意思就是,鼎,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实际用途的器皿,而且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并起着提醒警戒作用的陈设品。 ②此文三“亨”字,《释文》:“亨,本又作*,同普庚反,煮也。”亨、享、*本一字。亨,训煮,后起字作烹。亨又有祭祀义,字或作享。此文其后的“以享上帝”,即其义。 ③“巽而耳目聪明”三句,本卦下卦为巽,巽义为谦逊;上卦为离,离义为聪明。用以喻臣下品质谦逊,以其聪明才智服务于君王。本卦初爻为阴为柔,升至第五爻,六五之爻居于上爻中位,所以说“柔进而上升”,像臣下以聪明才干取悦于君,地位不断升进。本卦九二、六五分居下卦、上卦中位,两同位之爻,阴阳相呼应,所以说“得中而应乎刚”,像臣下秉行正道,和应其君。这些卦象、爻象所显示的意义是为臣之道的高度概括。 ④高亨说:“‘元’下当有‘吉’字,转写脱去。经文曰:‘元吉,亨’,传文亦当曰:‘元吉,亨’,明矣。卦辞云‘元吉,亨’者,元,大也;亨,通也。此言大吉而亨通也。”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木上有火,鼎。君子以正位凝命①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巽,巽为木;上卦为离,离为火。可见木上有火,以鼎烹物,这是《鼎》...

28

雷风恒 【原文】恒①:亨,无咎,利贞。利有攸往。 【译文】恒卦:通达,没有过失,吉利的卜问。有所往则有利。 【注释】①恒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震上)。上卦为震,震为雷,下卦为巽,巽为风。从自然界看,风雷激荡,使宇宙常新。从社会上看,震为阳,巽为阴,阳上阴下,正像君贵民贱,男萼女卑,所谓永恒不变的封建纲常。“君子”应该坚守此道,持之以恒。所以卦名曰恒。恒,《说文》:“恒,常也。”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恒,久也。刚上而柔下,雷风相与,巽而动①,刚柔皆应②,恒。恒“亨无咎,利贞”,久于其道也。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。“利有攸往”,终则有始也③。日月得天而能久照,四时变化而能久成,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。观其所恒,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恒,就是恒久的意思。恒卦的上卦为震,震为雷,性为刚;下卦为巽,巽为风,性为柔,上刚下柔,雷风相交,这是恒卦的卦象。谦逊而且敢为,是恒卦的品格。同位之爻刚柔相应,是恒卦的基本结构。恒卦的卦辞说:“通达,没有过失,吉利、贞正”,正是由于君子坚守正道,恒久不弃。卦辞说:“君子出行获利”,终则又始,至而又返,正是体现了天地之道恒久不已的义理。日月运行遵循永恒之道,所以光辉不息;四时运行遵循永恒之道,所以季节变化永不停息,圣人福国利民,坚持不懈,则可以教化天下,移风易俗。人们只要能洞察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永恒规律,就可以了解天地万物瞬息万变的情况。 【注释】①巽而动,上卦为震,震义为动,下卦为巽,巽义为逊。因而本卦具有谦逊而又敢为的义蕴。 ②刚柔皆应,本卦初六为阴爻,为柔;九四为阳爻,为刚,初,为下卦第一位,四,为上卦第一位,是为同位爻,两爻刚柔相应。九二为阳爻,为刚;六五为阴爻,为柔。又,九三为阳爻,为刚;上六为阴爻,为柔。九二与六五同位,分居下卦与上卦的中位。九三与上六为同位,分居下卦与上卦的上位。它们都是刚柔相应。 ③高亨说:“‘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’一句与‘利有攸往,终则有始也’一句当互移其位,盖传写之误。‘终则有始’之有读为又。”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雷风,恒。君子以立不易方①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震,震为雷,下卦为巽,巽为风,风雷荡涤,宇宙常新,这是恒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立于正道,坚守不易。 【注释】①方,孔颖达说:“方,犹道也。” 【原文】初六:浚恒①,贞凶,无攸利。 《象》曰:浚恒之凶,,始求...

27

巽为风 【原文】巽①:小亨,利有攸往,利见大人。 【译文】巽卦:稍见亨通。利于出行,利于会见王公贵族。 【注释】①巽(xùn训),卦名。本卦是同卦相叠(巽下巽上)。巽为风,两巽相重,有长风相随之象。卦名之所以为巽,据李镜池研究,巽字篆文象二人跪于地上,表示顺伏之意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重巽以申命①。刚巽乎中正而志行②。柔皆顺乎刚③,是以“小亨。利有攸往,利见大人”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巽义为顺。两个巽卦相重,意在强调申述这个伦理原则。本卦九二、九五阳爻分居于下卦与上卦的中位,像君王行事合于正道,因而志得意行,臣民顺从君王,因而“稍有亨通之象”。“利于出行,利于会见王公大人”,就是“小亨”之象的具体表现。 【注释】①重巽,本卦为两巽相重。申,申述.表明。命,意旨。 ②刚巽乎中正,本卦九二、九五阳爻。为刚,分别居于下卦与上卦的中位,所以说“刚巽乎中正”。巽,《说卦》:“巽,入也。”这里为入居之意。此种爻象表明,行为合于正道,自然志得意行。 ③柔皆顺乎刚,本卦初六、六四阴爻,为柔,分别居于二阳爻之下,是阴柔俯顺于阳刚之象。像臣民俯顺于君上,所以为“小亨”之兆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随风,巽。君子以申命行事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为巽卦相迭而成,巽为风,因而长风相随,吹拂不断,是巽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长吹不断的风,从而不断地申明教义,反复地颁行政令,灌输纲常大义。 【原文】初六:进退,利武人之贞。 《象》曰:进退,志疑也。利武人之贞,志治也①。 【译文】初六:进退听命,这是利于武人的占卜。 《象辞》说:进退听命,是因为自己没有成见。武人具有坚定的意志是应该的,因为只有意志坚定,才能勇敢无畏,临危不乱。 【注释】①贞,卜问。《象辞》释为坚定。志治,犹言意志坚定而不慌乱。 【原文】九二:巽在床下,用史巫纷若①,吉,无咎。 《象》曰:纷若之吉,得中也②。 【译文】九二:病人卧床不起,祝史巫士降神祭祀,禳灾驱鬼,忙碌不停。病情有好转,灾难消除了。 《象辞》说:祝史巫士禳灾驱鬼忙碌不停,之所以使病情有好转,因为九二阳爻居下卦中位,爻象既得,灾难自退。 【注释】①巽,俯顺,俯卧。史、巫都是古代从事迷信活动的人。祝史司祭,巫以降神,清除不祥。纷若,纷杂混乱的样子,若,形容词词尾。高亨说:“纷,疑借为衅。衅是一种巫术,用牲血涂人身或器物等,以驱逐鬼魅,清除不祥。”可备一...

26

水风井 【原文】井①:改邑不改井,无丧无得。往来井,井汔至②,亦未繘井③,羸其瓶④,凶。 【译文】井卦:改建邑落而不改建水井,等于什么也没有干。人们往来井边汲水,水井干涸淤塞,不去加以淘洗,反而将吊水罐打破,这是凶险之象。 【注释】①并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坎上)。上卦为坎,坎为水;下卦为巽,巽为木。上坎下巽,有树木得水滋润而蓬勃生长之象。水为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,水井是居民的重要生活设施。《易卦》以井为卦名,用来集中反映劳动与生活,自然条件与人类生存的依赖关系。这种关系用《易经》的语言,可以概括为“养”。在《彖辞》与《象辞》看来“养”具有着两方面的含义,一方面,指自然对人类提供的生养条件,另一方面批人类对自然生存环境的爱惜养护,形成了“并养”与“养井”这一对特殊的概念。 ②汔(qì),《说文》:“水涸也。”至,借为窒,淤塞。 ③繘(jú),借为矞,《广雅?释诂》:“矞,穿也。”繘井,即挖井,淘井。 ④羸,蔺一多、高亨说当读为儡。《说文》:“儡,相败也。”羸其瓶,犹言将打水的瓶弄破了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巽乎水而上水①,井。井养而不穷也②。“改邑不改井”,乃以刚中也。“往来井,井汔至,亦未繘井”,未有功也。“羸其瓶”,是以凶也③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巽,巽为木;上卦为坎,坎为水。水下浸而滋润,树木得水而生长,这是井卦的卦象。井以水养人,经久 不竭,这是井卦的品德。卦辞说“改进邑落而不改建水井”,因为九二、九五阳爻分居下卦、上卦的中位,位象相合,像水井适用,不用改造 。“众人往来井边汲水,水井干涸淤塞,也不去加以淘洗”,是说长此以往水井将对人们失出功用。“打破吊水罐”,自毁坏生活用具,所以是凶险之象。 【注释】①高亨说:“巽上当有木字,转写脱去。”当据补。 ②井养而不穷,井以养人,所以说“井养”,,人们从井中汲水饮用,用之不穷,所以说井养而不穷。 ③王弼本无“往来井井”四字,《集解》本有,当据补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木上有水,井。君子以劳民劝相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巽,巽为木;上卦为坎,坎为水。水下浸而树木生长,这是井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井水养人,从而鼓励人民勤劳而互相劝勉。 【原文】初六:井泥不食。旧井无禽①。 《象》曰:井泥不食,下也。旧井无禽,时舍也。 【译文】初六:井水混浊不可食用。墤塌的陷阱已关不住野兽。 《象辞》...

25

山风蛊 【原文】蛊①:元亨。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②。 【译文】蛊卦:大吉大利。利于涉水渡河,但须在甲前三日之辛日与甲后三日之丁日启程。 【注释】①蛊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巽下艮上)。本卦上卦为艮,艮为山,下卦为巽,巽为风。高山沉静,喻贤人稳居其位;风行山下,喻百姓蒙受教化。于是贤愚得位,风吹草偃,国事可为,功业可就,所以卦名曰蛊。蛊,《广雅?释诂》:“事也。” ②先甲三日,即甲日前三天,即辛日。后甲三日,即甲日后三天,即丁日。高亨说:“我国上古历法:每年十二月(有闰月,置岁末)。每月三旬。每旬十日,以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已、庚、辛、壬、癸十字记之。每旬之第一日为甲日,第二日为乙日,第三日为丙日,余以类推。据甲骨刻辞,殷代已用此历法。”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蛊,刚上而柔下,巽而止,蛊。“蛊,元亨”,而天下治也。“利涉大川”,往有事也。“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”,终则有始,天行也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蛊,上卦为艮,艮为刚,下卦为巽,巽为柔,所以说刚上而柔下。下卦为巽,义在谦逊,上卦为艮,义在静止,所以说谦逊而沉静,所以卦名为蛊。“蛊卦,弘大通泰”,这是天下大治之象。“利于涉水渡河”,此行乃有所事事。“甲前三日为辛日,甲后三日为丁日,从辛至丁共七日”,“七”正是易卦爻数的循环周期,这是以天道运行为依据的。 【注释】①天行,天道。卦辞“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”,其间为七日。高亨说:“《彖》传以为天道至七而复,盖以天道之四时为据。以古代之气候学言之:春夏阳气处于统治地位时期共为六个月。秋冬为阴气处于统治地位时期,共为六个月。阴气自正月起,退出统治地位,至七月(正月后第七个月)又进入统治地位,是阴气至七而复。阴阳二气皆至七个月而复,终则又始,循环不已,即《彖》传所指‘终则有始,天行也’。”易卦爻数为六,依次上升至第七爻,则复于原爻,这也是依据至七而复的“天道”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山下有风,蛊。君子以振民育德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艮为山,下卦为巽为风,贤人如山居于上,宣布德教施于下,所谓山下有风,这是巽卦盼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吹拂万物的风,从而振救万民,施行德教。 【原文】初六:干父之蛊,有子考①。无咎,厉,终吉。 《象》曰:干父之蛊,意承考也。 【译文】初六:继承父业,有一个孝顺的儿子,固然没有灾害,即使遇到危险,最后乃吉利。 《象辞》说:继承父业,...

24

地风升 【原文】升①:元亨②,用见大人③,勿恤。南征吉④。 【译文】升卦:非常亨通,有利于会见王公贵族,不用担忧。占得此爻,出征南方吉利。 【注释】①升: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坤上)。外卦为坤,坤为地;内卦为巽,巽为木。木植于地,由小到大,由低到高,年年生长,所以卦名曰升。 ②元,大。亨,亨通。 ③用见,《释文》:“用见本或作利见。”汉帛书《周易》亦作利见,当据改。 ④南征,据李镜池说,似指穆王伐楚之事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柔以时升①,巽而顺,刚中而应,是以大“亨”②,“用见大人,勿恤”,有庆也。“南征吉”,志行也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本卦的初爻为阴,它依时演进,逐次上升,这是升卦的基本结构。升卦的上卦为坤,坤义为顺;下卦为巽,巽义为逊。而且九二阳爻居于下卦的中位,六五阴爻居于上卦的中位,这是升卦的卦像。它向人们显示:内有谦逊的美德,外抱柔顺的态度,君臣各居其位,秉行贞中之道,团结统一,所以国运通泰,功业完满。卦辞所说的“利于会见王公贵族,不必担虑”,是指将有喜庆之事。卦辞又说:“出征南方吉利”,表示出征有利,志得意行。 【注释】①《彖》,今本作象。阮元《校勘记》曰:“石经、岳本,宋本、闽本、监本、古本、足利本,象作彖,按象字误也。”今据改。柔以时升,升卦的初爻为阴爻,为柔,第四、第五、第六爻均为阴爻,这种结构有阴爻逐次上升之像。 ②“巽而顺”三句,本卦上卦为坤,坤义为顺;下卦为巽,巽义为逊,所以谦逊而又和顺是升卦的义蕴。九二阳爻,为刚,居下卦中位,所以说“刚中”。六五阴爻,为柔。居上卦中位,与九二为同位之爻,刚柔相应。象征君臣各守其位,互相和应。这些卦、爻之象综合起来就是升卦的卦象。它的哲理的社会的意义则表现为升。因其象征着不断发展,所以前途远大,功业完满。亨,完美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地中生木,升。君子顺德,积小以高太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外卦为坤,坤为地;内卦为巽,巽为木。可见木植于地中,是升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遵循德义,加强修养,从细小起步,逐步培育崇高的品德。 【原文】初六:允升,大吉①。 《象》曰:允升,大吉,上合志也②。 【译文】初六:前进发展,大吉大利。 《象辞》说:前进发展,大吉大利,是说尚能契合心意。 【注释】①允,沙少海先生说:“通*。《集韵》:‘*,余准切。本作*,训进。会意。’升,这里训发展。允升,犹言前进发展。”...

23

天水讼 【原文】讼①:有孚②,窒惕③,中吉,终凶。利见大人,不利涉大川。 【译文】讼卦:虽有利可图(获得俘虏),但要警惕戒惧。其事中间吉利,后来凶险。占筮得此爻,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,不利于涉水渡河。 【注释】①讼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坎下乾上)。讼卦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坎,坎为水。《集辞》引荀爽说:“天自西转,水自东流,上下违行,成讼之象”。此言以物象而喻人事,如果人与人相舛,必生争讼。讼,《说文》:“讼,争也。” ②孚,古俘字。易卦贞事辞本属实际事务的零散记录,后来拾掇成文,上下文多隔阂难通,为将此断烂文字释读通顺,译文稍加添补。 ③窒,借为恎。《广雅?释诂》二:“恎,惧也”。窒惕,犹言惧警惕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讼,上刚下险,险而健,讼。“讼:有孚①,窒惕,中吉”,刚来而得中也②。“终凶”,讼不可成也。“利见大人”,尚中正也。“不利涉大川”,入于渊也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《讼》:上卦为乾,乾为刚,下卦为坎,坎为险。为人外刚健而内阴险,这是喜斗好争之性,亦是讼的卦象。“讼卦辞说:人虽有诚信之德,但须警惕戒惧,之所以中间吉利”,因九五、九二之爻居于上下卦的中位,象征刚健之人得中正之道。“后来凶险”,因为诉讼终不获胜。“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”,因为九五、九二之爻象表明其人得中正之道,必获贵人之助。“不利于涉水过河”,恐怕坠入深渊。 【注释】①《彖辞》释“孚”为诚信。 ②刚,指九二,九五之爻,阳性,为刚,所居分别为下卦中位,上卦 中位,故又曰“得中”,喻人有刚健之性而得中正之道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天与水违行,讼。君子以作事谋始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坎,坎为水,天水隔绝,流向相背,事理乖舛,这是讼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杜绝争讼为意,从而在谋事之初必须慎之又慎。 【原文】初六:不永所事①,小有言,终吉。 《象》曰:不永所事,讼不可长也。虽小有言,其辩明也。 【译文】初六:做事不能持之以恒,稍有过错,最后还是吉利的。 《象辞》说:做事不能持之以恒,说明官司不可能长久打下去。虽然稍有过错,但争讼双方的是非曲直终将辨别清楚。 【注释】①永,久,持久。 【原文】九二:不克讼①,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③。无眚②。 《象》曰:不克讼,归逋,窜也。自上讼下,患至掇也④。 【译文】九二:讼事失败,归到采邑,三百户奴隶逃亡。没有大的灾祸。 《象辞》说:...

22

泽水困 【原文】困①:亨。贞大人吉,无咎。有言不信②。 【译文】困卦:通泰。卜问王公贵族之事吉利,没有灾难。筮遇此爻,有罪之人无法申辩清楚。 【注释】①困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番(坎下兑上)。上卦为兑,兑为阴,为泽;下卦为坎,坎为阳,为水,大泽漏水,水草鱼虾,处于穷困之境。阳处阴下,刚为柔掩,像君子才智难展,处于困乏之地。所以卦名曰困。 ②言,李镜池说:“借为愆,罪。”信,伸,这里指申述清楚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困,刚揜也①。险以说,困而不失其其所,“亨”,其为君子乎?“贞大人吉”,以刚中也。“有言不信”②,尚口乃穷也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困卦的上卦为兑,兑为阴;下卦为坎,坎为阳。阳刚掩压于阴柔下,这是困卦的卦象。困卦的上卦为兑,兑义为悦;下卦为坎,坎义为险。处境困苦而内心和平,是困卦的品德。虽然身处困境,但不失其操守,穷中求通,恐怕只有德才兼备的君子才具有这种信念。卦辞说:“王公贵族占卜得吉兆”,因为九二、九五阳爻居于下卦、上卦的中位,这一爻位显示王公贵族行事中正,自然吉利。卦辞又说:“讲话别人不相信”,因崇尚空谈,不务实际,无人信任,自致穷困。 【注释】①揜,《释文》:“揜,本作掩,虞作弇。”《集解》本亦作弇。揜、弇、掩古通用。《说文》:“弇,盖也。掩,覆也。” ②有言不信,《彖辞》释“言”如字,释“信”为信任,与经意有别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泽无水,困。君子以致命遂志①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兑,兑为泽;下卦为坎,坎为水,水渗泽底,泽中干涸,是困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处境艰难自励,穷且益坚,舍身捐命,以行其夙志。 【注释】①致命,犹言献出生命。遂志,犹言实行志愿。 【原文】初六:臀困于株木①,入于幽谷②,三岁不觌。 《象》曰:入于幽谷,幽不明也。 【译文】初六:臀部被狱吏的刑杖打伤,被投入黑暗的牢房中,三年不见其人。 《象辞》说:进入了幽深的山谷,自然幽暗不明。 【注释】①困,此处犹今语挨打。株木,木棍,这里指官吏所用的刑杖。 ②幽谷,这里指牢狱。《象辞》解“幽谷”如字,与经意有别。 【原文】九二:困于酒食,朱绂方来①,利用享祀。征,凶。无咎②。 《象》曰:困于酒食,中有庆也。 【译文】九二:酒醉未醒,穿着红色服装的蛮夷前来进犯,忧患猝临,宜急祭神求佑。至于占问出征,则有危险。其他事无大的灾祸。 《象辞》说:酒醉未醒,天予命赐公卿之服,因为...

21

火水未济 【原文】未济①:亨。小狐汔济②,濡其尾。无攸利。 【译文】未济卦:亨通。小狐狸快要渡过河,却打湿了尾巴。看来此行无所利。 【注释】①未济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坎下离上)。上卦为离,离为火;下卦为坎,坎为水。火处水上,火势压倒水势,救火之事,大功未成。所以卦名曰未济。此卦与既济卦构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组卦。《周易》六十四卦,以乾、坤两卦开始,以既济、未济两卦结束。乾坤絪蕴,万物化生,繁衍不已,变化不息。既济、未济,代谢无疆。六十四卦这一编排组合,是《易经》变化发展思想突出的反映。 ②汔(qì气),声假作几,将要。济,渡水。 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未济“亨”,柔得中也①。“小狐汔济”,未出中也②。“濡其尾,无攸利”,不续终也。虽不当位,刚柔应也③。 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未济卦有亨通之象。因为六五阴爻居于上卦中位,位象相得。但是庸材任重事,必至中途颠仆。好比“小狐过河,打湿尾巴,所行无所利”,没有好结果。不过庸材虽居大位,但能顺从君上,不至为害过深,一切尚可补救。 【注释】①柔得中,本卦六五之爻为阴爻,为柔,居上卦中位,是阴柔得位。 ②中,中正之道。未出中,犹言所行不合事理。此句针对“小狐汔济”而言,比喻庸材任重事,必至中途颠仆。 ③虽不当位,刚柔应也,本卦初六、六三、六五均为阴爻,而居阳位,是“不当位”。但是九二、九四、上九均为阳爻,为刚,与三阴爻相互呼应,所以说“刚柔应”。 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火在水上,未济。君子以慎辨物居方①。 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离,离为火;下卦为坎,坎为水。火在水上,水不能克火,是未济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有感于水火错位不能相克,从而以谨慎的态度辨辩事物的性质,审视其方位。 【注释】①辨物居方,俞樾说:“辨物者,分别其物品也。居方者,处置其方位也。” 【原文】初六:濡其尾,吝①。 《象》曰:濡其尾,亦不知极也②。 【译文】初六:涉水渡河,沾湿了衣尾,前进有困难。 《象辞》说:涉水渡河,沾湿了衣尾,见微知巨,再冒险前进,是不知儆戒。 【注释】①濡,沾湿。尾,衣尾,参见前注。吝,艰难。 ②极,高亨说:“当作儆,形近而误。儆与下文正字谐韵。《说文》:‘儆,戒也。’” 【原文】九二:曳其轮①,贞吉。 《象》曰:九二贞吉,中以行正也②。 【译文】九二:提着腰带涉水过河。卜问得吉兆。 《象辞》说:九二爻辞讲贞吉,因为九二阳爻处下卦中位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