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磁波量子論的相位變化到SQUID:量子干涉如何實現腦磁波測量

 

磁場的量子化與相位

量子論中的磁場表示

在量子論中,磁場可以用矢量勢(vector potential, A)表示,而矢量勢的變化會影響粒子的波函數相位。這就是著名的阿哈羅諾夫-玻姆效應(Aharonov-Bohm Effect):即使粒子不直接經過磁場區域,磁場引起的矢量勢變化仍會改變其相位,進而影響干涉圖樣。

音響前級類比:這就像前級電路中加入一個「相位移器」(phase shifter),即使訊號強度不變,相位的微調仍會改變輸出的疊加效果。

相位變化的物理意義

相位變化可以來自外加磁場、電流或環境因素。在量子系統中,這種變化直接影響波函數的疊加,例如在超導體中,磁通量(magnetic flux)的量子化會導致相位差,進而影響電流的行為。

前級類比:就像前級處理不同聲源的相位差,決定最終訊號是增強還是抵消。

SQUID的原理與結構

SQUID的基本結構

SQUID(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,超導量子干涉儀)利用超導體的量子特性來檢測極微弱的磁場變化,其核心機制與相位密切相關。

SQUID通常由一個超導環組成,中間有兩個約瑟夫森結(Josephson Junctions)。約瑟夫森結是超導體間的薄弱連接,允許超導電子對(庫珀對)以量子隧穿的方式通過。

當外部磁場穿過超導環時,會產生磁通量(Φ),這改變了環內超導電流的相位差。

相位與磁通量的關係

在超導環中,磁通量被量子化為Φ₀ = h/2e(其中h是普朗克常數,e是電子電荷),稱為磁通量量子。磁通量的微小變化會導致約瑟夫森結兩端的相位差變化。

這種相位差影響超導電流的干涉行為:當相位差為0或2π的整數倍時,電流最大;當相位差為π的奇數倍時,電流最小。這正是量子干涉的具體實現。

前級類比:SQUID就像一個超靈敏的前級放大器,通過相位調節檢測微弱的「輸入訊號」(磁場變化)。

工作原理

SQUID通過測量干涉電流來感知磁通量變化,靈敏度可達10⁻¹⁵特斯拉(femtotesla),遠超傳統磁感應器。

前級類比延伸:這就像前級不僅調節相位,還能放大微弱訊號,為後級提供清晰的數據。

SQUID在腦磁波儀中的應用

腦磁場的來源

腦磁波儀(Magnetoencephalography, MEG)利用SQUID檢測大腦神經活動產生的微弱磁場,將量子干涉的原理應用到神經科學。

大腦神經元放電時會產生微弱電流,根據安培定律,這些電流生成磁場,強度約為10⁻¹³至10⁻¹²特斯拉,比地球磁場小得多。

後級類比:這些磁場就像前級處理過的微弱訊號,需經後級放大才能「聽見」。

SQUID的角色

SQUID陣列被放置在MEG設備的感測頭中,靠近頭皮,檢測神經活動引起的磁場變化。相位差引起的干涉電流被轉化為可測量的電壓信號。

前級到後級的轉換:SQUID作為「前級」,捕捉相位變化的量子效應;後級處理器則將這些信號放大並轉為腦磁波的時空圖譜。

應用優勢

  • 高靈敏度SQUID(超導量子干涉儀) 能檢測極微弱磁場,提供比EEG (腦電圖) 更高的空間解析度。
  • 非侵入性:無需電極接觸頭皮,直接測量磁場。

後級類比:這就像後級將前級的微弱訊號轉為清晰的聲音輸出,應用於診斷癲癇、研究認知。

コメント

このブログの人気の投稿

修仙を極めた僕が量子理論で世界を救うまでの恋愛記録

凡人修真の一念永恒(原典・呪文注釈付き)

Exploring Quantum Computing: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